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

桑塔格之子出版回憶錄

在紀念蘇珊.桑塔格辭世三週年之際,桑塔格的兒子大衛‧瑞夫(David Rieff)出版了回憶錄《泳過死亡之海》,傾向在此鄭重推薦。以下是聯合報介紹文章。
 
Swimming in a Sea of Death: A Son's Memoir
by David Rieff
Publisher: Simon & Schuster Trade
Pub. Date: January 2008
ISBN-13: 9780743299466
180pp 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泳過死亡大海-- 一個兒子的回憶錄》封面
 
 
【注目風雲女性】蘇珊‧桑塔格 泳過死亡大海

【聯合報╱李維國/報導】 2008.01.20 03:12 am
 
果敢、勇毅,美國乃至世界公推是「知識界女英雄」的蘇珊‧桑塔格,2004年底因血癌病逝。曾因《魔鬼詩篇》遭伊斯蘭世界全面追獵的小說家魯西迪,有感患難中桑塔格發動文化界出面力挺的無懼,由衷推崇這位頂尖文人學者:「她為知識分子確立了嚴格的標準,這標準繼續鼓舞我和眾多仰慕她的人,並堅信文學天才有責任就當今的重要議題發言,尤其是捍衛創作精神及想像力的自主權,反對一切形式的獨裁。」

桑塔格逝後,有眾多悼文面世,甚至在華文世界都有詩人貝嶺等人為她編輯出版紀念文選《在土星的光環下》(傾向出版)。然而這位美國才女的獨子大衛‧瑞夫(David Rieff)身為作家同行,卻直到母親亡故近一年後才動筆,於《紐約時報》雜誌發表長文〈疾病:不僅僅是隱喻〉,細膩追憶母親以同樣無懼勇氣與疾病/死亡相搏的歷程。桑塔格1970年代發現罹患乳癌,她「告訴」醫生:「不,我還太年輕,太固執。我要努力爭取活命。」連醫生都吃驚:「從統計學上看,她早就活不成了。但她活下來了。」

我無法想像
有一天我不再活著


「我們給自己講故事,以求活下去。」2003年連遭喪夫、喪女之痛的美國散文名家瓊‧蒂蒂安,把悼亡寫成名著《奇想之年》,給了瑞夫行過死蔭幽谷無限啟示。在母親逝世三周年,他出版新書《泳過死亡大海》(Swimming in a Sea of Death),娓娓道來桑塔格與癌症的奮戰、與死亡的角力,儼然是生者獻給亡者的安魂曲。

從診斷出血癌,七十一歲的桑塔格就篤信她能再度戰勝病魔。「母親熱愛科學深信不疑,一如相信理性,是宗教信仰般的執著。居理夫人是她童年第一個偶像。她深信絕對有更好更新的醫療方式。」瑞夫回憶,有位朋友提議水晶可帶來好運,遭桑塔格痛斥:「你不懂嗎?這跟運氣沒關係!」她同意接受骨髓移植手術,不料結果是增加更多痛苦。

手術失敗,病中的桑塔格焦慮、不快樂,全力搜尋與血癌有關的資訊。她無法獨處,瑞夫和熱心的好友輪流陪伴。桑塔格十六歲讀芝加哥大學時,就寫下「我無法想像有一天我不再活著」;她可以接受疾病,但不接受死亡。她自認身為藝術家且抗癌成功,所以她「與眾不同」,堅信自己必能痊癒。

想活久一點,
看這世界變得多愚蠢


「在母親看來,身體帶給她的樂趣早因乳癌手術永久失去了,意識才最重要。」只要保持意識清醒,苦痛、磨難和疾病造成的傷害她都承受,「我相信如果她有機會有意識地活著,知道周遭發生的事,像科幻小說寫的沒有軀體的頭,她也會樂意接受。」因為熱愛這世界,也因為她想活久一點,「看這世界變得多愚蠢」。

「母親總是活在未來。在極不快樂的童年中,她幻想自己是大人,不受家人拘束。和父親不美滿的婚姻裡,我相信她其實都巴望著在紐約可以獨立寫作生活。」幼時父母分赴加州和巴黎讀書,瑞夫被寄養在祖父母家。他坦承母親晚年和她並不親近,「我不想多寫她生命最後十年我和她的關係,只能說總是緊張,有時難以溝通。」

母子關係似近實遠,儘管有血緣牽繫,他對母親拒絕向死神低頭無言以對,也無力安慰。「回想起來,我不知道有沒有一種寂靜比癌症病房裡的更可怕。」瑞夫只能試圖理解母親不惜代價一心只想活下去的想法。

終於可以做真正
在意的事,要多寫小說



書中寫道,病中的桑塔格持續追求知識,「沒有她不想看、不想做、不想設法知道的」。即使看見終線在前,她仍然鼓起精神,整理影片和書本編目、擬定寫作計畫和旅遊行程。過去這位精力十足的女性經常抱怨做了太多不想做的事,現在她「終於可以做真正在意的事,尤其要多寫小說」。

桑塔格到闔眼之際都不接受死亡,「我真想告訴她,別這樣愛生命,妳對生命的評價太高了。」讓她至少稍稍退讓。「但直到她死去,我們都只談如何活下去,如何和癌症抗爭,從不談她將面臨的死亡。 」

擔任駐外記者的瑞夫以冷靜筆觸回顧母親病中的時光,沒有太多想賺眼淚煽情的細節,「除非她提起,我不會談死亡。畢竟是她的死,不是我的。她絕口不提。」瑞夫想:「或許要繼續活下去就是她死去的方式。」

兒子筆下與死神搏鬥的桑塔格,擺盪在狂躁和困倦之間。「除了最後幾小時,母親的死一點也不輕鬆。很辛苦,很緩慢,像是慢動作。過程中被剝奪的不只母親的尊嚴。」

「有時候我希望死的人是我。」用去許多筆墨討論治療過程,極力宣揚母親的偉大和自己的渺小,瑞夫的結論是:「即使母親認定自己與眾不同,最後這場大病卻冷酷地揭示她這個想法是何其脆弱。」

【2008/01/20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