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

法蘭克福書展/多元文化 在台灣撞出火花

法蘭克福書展/多元文化 在台灣撞出火花

 

 

【聯合報特派記者陳宛茜】

2009.10.17 04:47 am

 

 

作家張大春昨天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上,以「書」一字從金文到簡體字的轉變,向西方讀者表達正體字之美。
記者陳宛茜/攝影

學者王德威及作家楊照、張大春,昨天應台灣館之邀,在法蘭克福國際書展舉行三場專題演講。王德威、楊照分別以離散文學、詩,闡釋台灣文學迥異大陸文學的獨特性;張大春則當場提筆揮毫,解釋「書」一字在中國歷史中造形的轉變,從中闡述正體字之美。

王德威的講題為「書寫台灣:離散和回歸」。他指出,台灣四百年歷史中,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,移民和統治者來來去去,「離散」和「回歸/返鄉」,成為台灣文學永恆的兩大主題。

他形容台灣就像機場或法蘭克福書展,不同意識型態和擁有不同故事的人在這裡碰撞出火花,形成台灣文學的獨特性。這種包容性,讓高行健、貝嶺等大陸流亡作家,在台灣也可找到「家」的文化認同。

他進一步指出,台灣文學多元化、擁有多元認同的特性,迥異於必須服膺於一種國家、文化認同的大陸文學;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文學可以獨立於中國文學之外、台灣館可以獨立於中國館之外的重要理由。話一說完,立刻引起台下熱烈掌聲。

楊照的講題為「台灣:詩意的文化」。他認為,在各種文體中,神秘、曖昧的詩,最能表達與代表台灣多元文化的特色。

他指出,周夢蝶、洛夫這一代的詩人,歷經戰亂流離後踏上台灣土地,在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下,只能用晦澀、曖昧的詩意語言表達真實情感。台灣經歷不同時期的殖民經驗,無法找到一致的文化、國家認同;不同的文化元素在混亂、衝突中找到一種混搭的美感,呈現一種「詩意的文化」,這也是台灣文化、文學的獨特處。

張大春的講題為「漢字為中國文化的根本」。他引經據典當場揮毫,向西方觀眾闡述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,「書」這個字從金文到簡體字的演變。

他以「書」字為例,解釋簡體字和繁體字的差別:現存書法資料顯示,簡體字的「書」最早出現於西晉時代書法家索靖,為「書」創造全新美學,豐富中國文字造型,但中國字飽含的文化知識卻漸漸消失。

2009/10/17 聯合報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